刘建秀 1962年10月出生,山西洪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学术研究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力学系读本科;1986年8月-1989年1月广西大学土木系读硕士;89年1月至今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作.2000年8月-2004年1月中国工程金相显微镜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读博士,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是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和河南省三八红旗手,2000年大众科技报评为'中华跨世纪青年科技精英'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力学学会理事;全国优秀力学教师;并被列入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获郑州轻工业学院院第一届"建荣"优秀教师基金;郑州轻工业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98年被评为郑州轻工业学院院工会积极分子和优秀党员; 2000年获郑州轻工业学院科技先进工作一等奖;2001年被评为郑州轻工业学院教学改革先进个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持参加了19项科研项目,其中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厅局级二等奖,2项获厅局级三等奖.出版科技专著及教材七本.发表了76篇科研及教学论文,其中5篇获省级优秀论文奖,核心期刊29篇,被ISTP收录1篇,EI收录8篇,获专利一项,还有一项已经受理.曾于1997年5月-12月 和2001年4月-10月两度赴美国Oregon State University(OSU)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协同导师Solomon.Yim做美国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主要学术成就
基金资助期间试制出了一种新型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在MeF3A型金相显微镜上观察金相组织,发现了硬质颗粒周围的受压区.并对该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TE77高温疲劳实验机上测量试样的高温疲劳性能,推出了该材料的幂次方磨损规律,对疲劳磨损后的样品在philips X'pert射线衍射仪上进行物相分析,得出了该材料的疲劳磨损临界温度.研究了该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上做试样的动态性能测试得出了材料的冲击临界应变率和应力平台,得到了有关的动态参数,推导出建立于Maxwell体的非线性粘弹塑性的本构模型,对冲击后的样品用JSM-5900电子扫描显微镜做组织成分分析,发现了纤维状组织即改进材料粒度的方法.进行了模拟了闸瓦刹车和制动盘刹车的摩擦材料的温度场分布和应力应变分布,并与在MM-1000摩擦磨损实验机上做的试验结果拟合.提出了增强材料强度的方法.共发表论文26篇,其中国际性学术期刊1篇,核心期刊论文17篇,ISTP收录1篇,EI收录4篇.成果鉴定项目4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还有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已经受理.
相关的主题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