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为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装引擎

  烟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把提高执政能力、加快经济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总抓手,结合全市经济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努力方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推动烟台制造业基地建设进程,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今年9月份,市长周齐在得悉烟台又有3种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名牌总量跃升为全省第二位时,非常高兴地做出批示:请市质监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这项工作,为实施"三个一批"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针对烟台市今后重点发展金相显微镜、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和黄金四大支柱产业的精神,今年以来,烟台市质监局在没有政府投资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加大了对机动车配件检测室、食品通用实验室、黄金检测室的建设改造力度,为加快烟台制造业基地建设搭建了高水平的技术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改造后的机动车配件检测室从国内外新购置了三坐标测量机、投影仪金相显微镜等尖端设备近三十台套,目前已拥有了对汽车零部件、机械铸造件在内的所有机械零件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材料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检验的综合功能,并于近日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省局计量认证和审查验收三位一体的评审工作,今后出据的检验数据可以有效通行世贸组织成员国.

  烟台市质监局十分注重标准化工作,用标准化工作领航制造业基地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水准,适应并满足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据统计,全市目前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企业已达801家,涉及产品1011种,采标产品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今年上半年,他们在对辖区内3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汽车配件制造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鼓励引导企业采取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用标准的先进性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并根据企业需要,帮助企业解决在标准制定、标准查寻、采用国际标准、体系认证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以WTO/TBT咨询服务站为依托,及时向有关企业提供国外最新的技术法规和技术信息,使出口企业有效规避国外的技术壁垒.

  烟台市质监局还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了质量兴市和名牌战略活动,膨胀企业规模,做强龙头产品,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享誉中外的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拉动全市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他们的积极争取下,烟台市政府把质量兴市列为2004年18件大事之一,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出台了《烟台市开展质量兴市暨实施名牌战略实施意见》和《争创名牌产品奖励办法》,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质量兴市活动的高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个县级市入围"全省百强县"行列,2个县级市获得"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称号,6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相关的主题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