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改变策略, 应对金融危机

中国在最近五年享有双位数的经济增长,今年也预期能实现9% 的经济增长,然而这个亚洲经济强国同样不能幸免于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上海股市下挫了72%;房价下跌了55%;市场需求直线下滑;出口订单延期或取消导致数以千计的工厂倒闭等等.


  前不久在INSEAD新加坡校园举办的2008年亚洲领导者峰会CEO圆桌会议上,与会的罗氏公司(Roche)董事会主席弗朗茨·休姆(Franz Humer)表示,亚洲其它经济体也将无法避开经济危机这股寒流.


  休姆表示,从眼前的严峻形势来看,中国将经受一段十分困难的时期,但是毫无疑问这个亚洲巨人最后将和其他的亚洲市场一起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至于本次危机会持续多久,则要看全球经济形势如何发展了.


  正确的方向


  据休姆观察,中国政府应对这场经济危机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但他的评述仍语带保留,因为毕竟中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透明.尽管如此,他认为中国"最近下调利率和推行土地改革的政策正沿着正确的方向走." 中国政府也准备投巨资兴建公路、铁路系统等基础设施,并采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他说:"政府的应对措施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内需可以取代不景气的出口."


  经济复苏的挑战


  这些措施要多久才能取得实效?休姆说他不知道,但是他注意到一种可能会妨碍中国经济复苏的矛盾现象.


  "中国人具有很强烈的储蓄倾向,希望生活有保障、有安全感.当经济环境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时候怎能指望中国人开始消费,大把花钱呢?"


  休姆说,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谈判已几近破裂,最终能否达成协议也不容乐观."虽然我们可以商谈双边长期协定,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全球贸易协议.从中期角度看,任何双边协定都无法弥补全球发展与贸易协议的缺失."


  金融服务行业如何渡过难关


  英国保险业公司英杰华集团(Aviva)亚太区执行总裁麦世盟(Simon Machell)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已令消费者对金融服务行业及其提供的金融产品信心丧失殆尽,消费者在选择个人理财服务提供者方面更是慎之又慎.


  他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恢复人们的信任和证明金融服务的安稳性.如今,金融服务行业被放在显微镜下来审视--人们要审视我们的偿付能力是否足够、提供的服务能否让他们感觉安心,接下来人们还将更严苛地审视我们的总体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以及是否具备更大的透明度等等."


  麦世盟表示相信亚洲市场的基本面仍然良好,因为大多数民众有储蓄倾向.另外,该区域的人口特征也是本行业前景看好的一个主要因素."印度与中国属于人口增长推动型.这两个国家的人民越来越富裕,因此,尽管短期内要应对人们对本行业失去信心的挑战,但就中期来说,本行业增长的前景继续看好."


  麦世盟认为金融产品需要改进,过往与投资相联结的金融产品广受欢迎,现在情况已有所改变,人们更希望购买保值产品,即更具安全性的产品."现在客户的投资视较为倾向短线,而且更注重安全性,对风险投资的胃口已大为下降."

 


相关的主题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