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在体验区,感受模拟地震.海淀公共安全馆今日将重开,这是国内首家体验式公共安全馆.本报记者 浦峰 摄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嗞嗞"的声音突然响起,银色电光在墙壁上乱窜,参观人群吓得捂着耳朵往后躲闪.这是海淀公共安全馆的雷电模拟演示.
今天,投资994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后的海淀公共安全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市民可免费体验各种突发情况,学习逃生技巧.
据介绍,安全馆共8100平米,分交通安全等8个展区.改造中新增30个展项,改造8个展项,改造过程中还结合实际案例新增了项目.如针对汶川地震,新增地震时光隧道,观众站在特定的位置,头上的拢音器会聚集声音,而脚下的"大地"则会剧烈震动营造出地震时真实的环境.
改造后的公共安全馆,每周三至周日开放,其中周三至周五对团体开放;周六、日对个人开放.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
■ 新增项目
透视人体雕塑 血管分毫毕现
在卫生健康展区,身材高大、全身洁白的"大卫"安静地站在展台上,这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雕塑其实暗藏玄机.
在其正前方,一个小小的屏幕上,分别显示了肝、肺等7种内脏,只要你在触摸屏上按任意一个器官,"大卫"就如同站在显微镜下,身体上的每根毛细血管、每个器官的构造,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同时,你可以听到关于该器官的相关知识介绍.
如果你还想检测一下自己的知识,这里也不会让你失望.在屏幕上你可以选择"答题",共10道题全是跟人的身体构造有关,比如人体由哪三层结构构成?答题完毕后,可以看看自己的成绩如何.
相关的主题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